7月中旬,人文學院三支暑期社會實踐隊伍奔赴宜賓等地,通過問卷調查、經典古詩詞誦讀、書法講解等方式推廣普及普通話,助力鄉村振興。
“宜賓尋紅脈·長寧看振興·推普助農行”暑期社會實踐隊制定了“推普助力鄉村振興”調查問卷,深入雙河鎮與犁頭村附近商戶及周邊居民,分組開展調研與走訪,了解當地鄉村人群普通話應用能力和學習需求狀況。15日下午,實踐小隊來到雙河鎮中學對當地學生開展推普活動,為同學們介紹了中國語言及宜賓話概況。

實踐隊在雙河鎮中心學校開展推普活動
“懷抱‘清’衿之志,履踐富‘峪’之程”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清峪村北峪教學點,通過調查問卷、實地訪談等方式了解當地普通話使用情況,以常見詞領讀、經典古詩詞誦讀、書法講解等形式帶領教學點中的學生進一步提高普通話水平。

實踐團隊成員手把手帶領學生練習毛筆字
7月9日,“推普入白地,共‘普’民族情”暑期社會實踐隊實踐團隊前往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白地村,在納西東巴祭祀活動、東巴舞項目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和樹昆的帶領下初步了解納西族文化和當地普通話使用情況。11日,實踐隊前往云南省香格里拉三壩鄉白水臺小學開展推普活動,組織四年級同學開展了多項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

實踐隊帶領學生朗誦《少年中國說》
6月27日,教育部發布了《2023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入選團隊名單》,人文學院的三支團隊經過層層推薦、資料審核、專家評審等程序最終入選。人文學院依托我校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長期致力于普通話推廣工作,讓規范使用普通話的意識深入每個師生心中,努力營造“規范用語、規范寫字”的校園環境,持續推進普通話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推廣。
(審稿:趙劍鵬 網絡編輯: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