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經貿大學麻寶斌教授、廈門大學于文軒教授為人文學院師生開展學術講座
日期:2023-11-06
作者:人文學院
來源:人文學院
11月5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麻寶斌教授以“人工智能時代的公共管理教育變革”為題、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院長于文軒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與社會科學研究范式革命”為題為人文學院師生作學術報告。報告由人文學院黨委書記杜智民教授主持,人文學院相關專業全體教師和研究生現場參加,公共管理系本科生線上旁聽。
麻寶斌教授陳述了人工智能對于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并強調了復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的概念和培養目標,梳理了公共管理教育百年發展歷程。在此基礎上,麻寶斌教授重點強調了回歸以人為本理念的重要意義,具體來說就是要理解人性,思考人工智能時代中人類全面發展的新路徑。麻寶斌教授講述了區別人與人特征的多種維度,并結合當代科技發展趨勢進行了解讀。他強調,在人工智能的大潮當中,人類應當保有人本主義精神,而公共管理專業則應努力做到“全人教育”,將知育、情育和意育有機統一。此外,麻寶斌教授還分享了他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中的寶貴經驗,勉勵同學們要在人工智能和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保持人的獨立性和思辨力。

麻寶斌教授作報告
于文軒教授從社會科學研究的范式出發講述了開展研究的流程和邏輯,以ChatGPT為例梳理了人工智能的開發過程、運行邏輯和應用潛力,從研究設計和數據分析等方面重點解讀了人工智能在研究當中的運用方法,并通過大量案例進行了演示。于文軒教授闡述了人工智能對于社會研究形成的挑戰和沖擊,它使研究的展開從理論和數據驅動不斷轉向了AI驅動,從研究的解釋導向發展為問題的解決導向。于文軒教授對于人工智能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運用進行了展望,強調超級人工智能即將來臨,這對于公共管理的教學與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題。人文學院副院長李妮、楊芮博士和李曉平博士對于人工智能背景下公共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知識授權問題與于文軒教授進行了交流。
杜智民教授鼓勵各位師生廣泛進行學術交流,認真思考公共管理專業對于時代發展的重要使命,不斷錘煉自身本領,不斷將公共管理教育和學科發展推向前進,為學院教學和科研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于文軒教授作報告
(審稿:趙劍鵬 網絡編輯:和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