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輔導員周艷龍、本科生張凱軍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
日期:2023-12-22
作者:校團委
來源:團委
12月21日、22日上午,我校建筑學院2022級輔導員周艷龍、建筑工程學院2020級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張凱軍分別于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成為我校自2003年啟動“生命之光計劃——造血干細胞捐獻”項目以來的第55、56例,同時成為陜西省第290、29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周艷龍老師成為我校第2例教職工捐獻者。
學校學工部、工會、團委,相關學院領導前往醫院對兩位師生進行了慰問,對兩位師生心懷感恩、熱心助人、甘于奉獻、勇于擔當的善舉給予充分肯定;并代表學校、學院送上榮譽證書及慰問品。陜西省紅十字協會相關負責人向兩位捐獻師生頒發了“捐獻造血干細胞”獎牌和“愛心使者”榮譽證書。
2014年,周艷龍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我校,成為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的一名本科生,在參與學生社團希望陣營開展的活動中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時隔9年,留校任職輔導員的周艷龍接到了中華骨髓庫的電話,告知其HLA分型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得知這一消息的周艷龍沒有絲毫猶豫,堅定地表示愿意通過捐獻造血干細胞,幫助他人獲得重生。

周艷龍在捐獻現場

我校師生慰問周艷龍
張凱軍在2020年11月參與學校組織的無償獻血活動時了解到了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白血病患者的張凱軍當即在《志愿者捐獻同意書》上簽字,加入了中華骨髓庫。2023年8月,接到配型成功通知的張凱軍義無反顧的表示同意捐獻,希望以自己的綿薄之力,幫助他人燃起生命的希望。

張凱軍在捐獻現場

我校教師及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慰問張凱軍
非血緣關系之間的配型成功率只有幾萬分之一,對于血液病患者來說,配型成功就是他們延續生命的希望。兩位師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這不僅是人生價值的一種體現,更是對新時代雷鋒精神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踐行。據悉,我校“生命之光計劃——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服務項目自2003年9月開展以來,已累計為中華骨髓庫陜西分庫提供有效血樣一萬四千余份,已有54名師生成功配型并完成捐獻,捐獻造血干細胞人數位列全國高校第一。捐獻師生用行動踐行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家國情懷與時代擔當。
(審稿:丁芝娟 網絡編輯:和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