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體育科學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學生(青年)運動會科學論文報告會先后舉辦,我校教師作相關專題報告,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學生(青年)運動會科學論文報告會上榮獲一等獎和二等獎。
11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學生(青年)運動會科學論文報告會在廣西舉行。體育部(系)馮瑞老師以《體育鍛煉對居民幸福感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社會網絡的中介效應》為題作大會報告并獲評一等獎,肖海韻老師以《CUBA賽事對大學生的網絡媒體傳播效果研究》為題作專題報告并獲二等獎,取得我校參與該級別學術交流活動的最好成績。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生(青年)運動會是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主辦的國內最高水平的學生體育綜合賽事,科學論文報告會由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組委會主辦,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廣西民族大學承辦,主題為“服務強國建設 推進新時代青少年和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

會后合影
11月3日,以“科技賦能體育強國”為主題的第十三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在天津開幕。我校6名教師的8篇論文入選,體育部(系)康冬老師作《北京冬奧會國家速滑館場館遺產的賽后利用:基于消費評論網絡文本數據的分析》、《人工智能賦能冰雪場館服務能力建設:內涵意蘊、現實困境與實現路徑》專題報告,路鋒輝老師作《高危險性體育賽事活動的社會監管與網絡互動研究》專題報告。
全國體育科學大會每兩年一屆,是由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主辦的國內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最大規模和最高層次的綜合性體育學術會議,我校在本屆大會的錄用論文數量和專題報告次數均創造歷史最高紀錄。

會場
(審稿:杭蘭平 網絡編輯:和燕)